您现在的位置是:推荐 >>正文

比特币1牛展望最后的抄底机行情1月市前会

推荐292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关于"11月效应"的讨论越来越热烈。作为经历过三轮完整牛熊周期的老韭菜,不得不说这个时间节点确实值得玩味。知名分析师PlanB的最新观点让我眼前一亮——他特别强调现在到明年4月减半前的这段时间,可能是我们最后的上车机会。说实话,每次听到"减半行情"这个词,我都会想起2016年那个夏天。当时刚入场的我看着K线图将信将疑,结果错过了最佳建仓时机。PlanB的分析确实很有说服力——历史... ...

比特币11月行情展望:牛市前最后的抄底机会?

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关于"11月效应"的讨论越来越热烈。作为经历过三轮完整牛熊周期的老韭菜,不得不说这个时间节点确实值得玩味。知名分析师PlanB的最新观点让我眼前一亮——他特别强调现在到明年4月减半前的这段时间,可能是我们最后的上车机会。

说实话,每次听到"减半行情"这个词,我都会想起2016年那个夏天。当时刚入场的我看着K线图将信将疑,结果错过了最佳建仓时机。PlanB的分析确实很有说服力——历史数据告诉我们,减半前6个月到减半后18个月这个区间,往往孕育着惊人的涨幅。就像2020年那次,尽管赶上全球疫情,比特币依然在18个月后冲上了6.9万美元的高峰。

最近的市场走势也很有意思。比特币在3.4万美元附近反复震荡,现货ETF的消息让市场情绪持续升温。记得上周在某个加密社群里,有位老哥打趣说:"现在这个价位,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。"确实,看看各大交易所的合约持仓数据,机构资金正在悄悄布局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市场上永远不缺唱反调的声音。有人质疑S2F模型过于简单化,认为这次减半可能会打破历史规律。但以我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来看,稀缺性始终是比特币最核心的价值支撑。每次区块奖励减半,新币产出速度就会腰斩,这个基本面逻辑从未改变。

币安CEO赵长鹏最近的观点也很有意思。他说很多人误解了减半行情的节奏——价格爆发往往发生在减半后一年左右,而不是立即显现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轮牛市,真正的疯狂其实是从减半年底才开始的。所以现在最重要的,或许是保持耐心,别被短期波动影响判断。

站在当下这个时点,我们确实面临着一个有趣的选择题:是相信历史会重演,抓住这波可能的行情;还是保持观望,等待更明确的信号?个人觉得,与其猜测短期走势,不如把目光放长远些。毕竟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,最贵的往往不是入场时机,而是踏空的遗憾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香港稳定币新规下,USDT和USDC的冰与火之歌

    推荐

    最近香港出台的稳定币监管条例,让我想起了华尔街那句老话:"监管就像天气,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怎样。"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监管风暴的老金融人,不得不说这次香港的政策确实给加密市场投下了一颗震撼弹。监管的"金钟罩"与"漏网之鱼"有意思的是,新规就像是为本地稳定币量身定制的"金钟罩",但对USDT和USDC这两大"外来客"却网开一面。记得去年在湾仔一家茶餐厅跟几个做OTC的朋友聊天时,他们就打趣说:"Tet... ...

    推荐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MEME币狂欢背后:我们究竟投资了什么?

    推荐

    最近打开社交媒体,总能看到各种MEME币的讨论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这种疯狂让我既兴奋又担忧。还记得PEPE币那个过山车般的走势吗?短短几天内暴涨暴跌,活脱脱就是一场当代金融版的"郁金香泡沫"。但有趣的是,这种看似荒谬的投资热潮背后,藏着更深层的文化密码。MEME币的困局与机遇每次看到年轻人热烈讨论柴犬币、狗狗币时,我都会想起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。MEME币最大的硬伤就是... ...

    推荐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当朋友圈变成交易所:Friend.tech和TimeStore的中国困局

    推荐

    想象一下,你关注的网红大V突然变成了"股票",粉丝们可以像炒股票一样买卖他们的社交价值,这听起来是不是很魔幻?最近风靡海外的Friend.tech和TimeStore正在玩的就是这套"社交金融化"的把戏。社交+金融的疯狂实验我最近花了不少时间研究Friend.tech这个平台,它的玩法实在让人大开眼界。简单来说,就是把Twitter大V变成"可交易资产"。用户用ETH购买大V的"keys",相当于... ...

    推荐

    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