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特币的物文协那些字文铭议的演进数史
作为一名从2012年就开始玩比特币的老炮儿,我见证了比特币社区对于最小单位——聪(Satoshi)的各种奇思妙想。记得那时大家最热衷讨论的,就是这些"数字零钱"的前世今生。 当时主要有两派人马在研究这个事。一群是Colored Coins的拥趸,另一派则是bitcointalk.org论坛上那些痴迷于追踪"聪"去向的技术极客们。说实话,看着他们争论的样子,就像一群考古学家在研究数字文物。 这些"数字考古学家"尤其关注几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区块。比如:创世区块Block 0,可惜因为软件bug,里面的聪永远成了"数字化石"Block 78,这是第一个由Hal Finney而非中本聪挖出的区块Block 170发生了第一笔转账,从中本聪到Hal Finney这让我想起收藏界对稀有邮票的狂热,只不过现在变成了数字形式。 虽然现在大家都把Casey Rodarmor当作Ordinals之父,但其实这个概念2012年就有人提出过。Rodarmor的贡献在于把零散的想法系统化,还搞了个相当有意思的"聪等级制"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到他这个分类时差点笑出声: 聪的"贵族体系":普通聪:就像我们钱包里的零钱贵族聪:每10分钟诞生一个,算是"限量版"稀有聪:每两周才出现一个,堪比数字界的独角兽传奇聪:目前全球只有3个,每次减半才出现一个神话聪:还没现世,要等到第六次减半创世聪:独一无二,在Block 0顶端安家 相比之下,Colored Coins的玩法就接地气多了。它就像给比特币贴标签,让普通的聪变成优惠券、电影票之类的。我认识的一家咖啡馆就在尝试用这个发会员卡,虽然最后因为操作太复杂放弃了。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朋友Stanislav Datskovskiy的发明。这哥们儿想用节点技术监控"巨鲸"的钱包,防止他们突然抛售砸盘。虽然想法很酷,但实操起来就像用望远镜监视深海鲸鱼——看着容易做着难。 回看这段历史,比特币社区从来不缺疯狂的创意。从追踪聪的足迹到创造数字收藏品,这些探索都在证明:比特币不仅是货币,更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数字世界。聪的寻根之旅
Ordinals的进化史
Colored Coins的另类玩法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九月投资札记:一个老韭菜的碎碎念
- 8月12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手记:当市场教会我们耐心等待
- 加密资产的全球监管变局与中国选择的十字路口
- 虚拟币狂欢背后,我们正在错过的时代真相
- PEPE币:下一个加密货币神话还是泡沫幻灭?
- 加密货币市场惊现大逃杀,抄底时机何时来临?
- 上市公司扎堆囤比特币:绝地求生还是饮鸩止渴?
- 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,加密货币市场掀起惊涛骇浪
- 揭秘朝鲜黑客的致富密码:从LinkedIn钓鱼到34亿美元加密货币大劫案
- 香港稳定币新规下,USDT和USDC的冰与火之歌
- 比特币疯狂破12万大关!美联储降息预期引爆加密市场
- 币圈风云:大选年里的投资密码与财富机遇
- 娱乐圈与币圈的联姻:当明星站台遇上金融骗局
- 加密行业抢跑5年,华尔街能否后来居上?
- 币圈惊变:8.16加密市场遭遇鲸鱼狙击,我们该如何应对?
- Solana再次发力:162美元突破后的向上动能能否持续?
- opBNB:能否孕育下一代永续合约交易所的王者?
- RWA投资新纪元:当传统资产遇上数字革命
- 12.5万亿美元退休金大挪移:特朗普要给401(k)账户加料了
- 当数字美元不再安全:揭开稳定币华丽外衣下的真实面目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