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挖矿狂欢场精宠心设计的一
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Fren Pet的时候差点笑出声。谁能想到2023年了,我们还在玩电子宠物这套把戏?不过仔细研究后才发现,这根本不是单纯的宠物游戏,而是一台披着可爱外衣的精妙"矿机"设计。 记得11月17日那天,Base官方的一条推文让整个加密社区炸开了锅。大家像着了魔一样涌入这个所谓的电子宠物游戏,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全班同学疯狂养电子宠物的场景。只不过这次,每个人都指望通过这个"宠物"大赚一笔。 玩法其实挺简单:花100个FP代币领养一只电子宠物,然后就像照顾真正的宠物一样,要不停地给它"喂食"。有趣的是,这里的食物价格越高,积分收益就越大,但持续时间反而更短——这不就是在变相鼓励玩家持续消费吗? 最绝的是那个"免费转盘"设计。每天一次免费的抽奖机会,就像赌场给每个客人发的免费筹码一样,让你觉得"反正不要钱,试试呗"。我见过不少玩家抽中大奖后,立刻迫不及待地在推特上炫耀,这不就是最好的免费广告吗? 作为一名老韭菜,我必须承认Fren Pet的经济模型确实花了不少心思。就拿Mint机制来说,新玩家入场会给前一玩家返还100FP,这种设计简直就是病毒式营销的教科书案例。 更有趣的是那个"骚扰机制"。每隔15分钟就能去"偷"别人0.5%的积分,这不就是在利用人性中的赌性和竞争心理吗?我认识几个玩家甚至设了闹钟,就为了准时去骚扰别人。 但最让我佩服的是那个"领取奖励就清零"的设计。这简直就是Ponzi游戏的标准操作——让你总觉得"明天可能会赚更多",结果越陷越深。我仿佛看到设计者在背后偷笑:"想让早期玩家别跑太快?这招管用!" 不过话说回来,Fren Pet的火爆能持续多久,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。毕竟这个游戏的本质就是一台矿机,挖的不是比特币,而是后来者的投入。 和friend.tech相比,Fren Pet的造富效应明显弱了不少。你想啊,friend.tech那种简单粗暴的Keys买卖,价格一天能翻几倍。而Fren Pet呢?得慢慢喂食、攒积分,这种"细水长流"的模式对追求暴富的加密玩家来说,吸引力确实有限。 我预测Fren Pet不会像friend.tech那样大起大落,更可能维持在一个"半死不活"的状态。毕竟当玩家发现预期收益下降时,理性的选择肯定是赶紧跑路。 说到这里,不得不提Base这个幕后推手。Fren Pet和Base的关系简直就是天作之合——一个需要流量,一个需要活跃度。记得friend.tech巅峰时期,光它一个应用就贡献了Base近一半的Gas费收入。 现在Fren Pet的各种喂食、骚扰操作,产生的Gas费只会更多。不得不佩服Base的运营策略:与其和其他L2拼技术,不如专心孵化这类"印钞机"应用。 未来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更多类似Fren Pet的应用在Base上涌现。它们可能不会让玩家暴富,但肯定会让Base赚得盆满钵满。这大概就是所谓的"淘金热中卖铲子最赚钱"的道理吧。 说到底,Fren Pet这场游戏最值得玩味的地方在于: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个精心设计的资金游戏,但依然抵挡不住参与的诱惑。这大概就是加密世界最迷人的地方——明知道可能是泡沫,还是忍不住想吹一吹。一场关于预期的集体狂欢
精妙的经济模型设计
繁荣背后的隐忧
Base的真正赢家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揭秘百倍币:从三大维度看加密货币市场的造富神话
- 从纸上谈兵到真刀真枪:HTX DAO白皮书升级背后的深远考量
- 加密交易所IPO热潮来袭:谁将成为下一个Coinbase?
- WHO代币:Wormhole生态系统的活力之源
- 网红代言翻车启示录:当流量遇上法律红线
- 虚拟币狂欢背后,我们正在错过的时代真相
- 8月9日数字货币行情观察:BTC与ETH最新走势解读
- RWA投资新纪元:当传统资产遇上数字革命
- 比特币交易捷报:精准布局斩获700点利润
- 微策略的比特币小动作:精明布局还是弹尽粮绝?
- 香港稳定币监管的平衡之术:如何既防风险又不扼杀创新?
- 美联储这次真的要单飞了吗?全球央行政策分歧背后暗藏玄机
- 熊市生存法则:如何用逆向思维赚取超额收益
- 加密世界的双面人生:孙宇晨的争议与成就
- 比特币ETF持仓量正悄悄改写市场格局,年底或达惊人规模
- 重磅!川普新政引爆加密市场:养老金入场或催生史上最猛牛市
- 比特币ETF生死局:华尔街与加密市场的终极博弈
- 货币轮回:比特币能否终结法币的宿命?
- XRP的冰火两重天:短线承压vs长线爆发
- 美联储降息预期引爆币圈:暴跌后的狂欢与隐忧
- 搜索
-